广西师范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 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

千里马”何以“黄昏”走上断头台

2007年04月29日 人员机构
分类: 警钟长鸣

——陈铭由全国劳模到死囚的警示 

头上戴着全国劳模等多项桂冠的原北京电子动力公司(原751厂)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陈铭,因贪污、挪用巨款,被押上刑场执行枪决,剖析这个曾被人们称为“千里马”的局级领导干部在临近退休的“黄昏”时分走上"断头台”的轨迹,可以使人们从这起特大经济犯罪案件中得到一些有益的警示。 

陈铭1935年出生,18岁参加工作,20岁入党,从一名普通工人走上正局级领导岗位。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和5次市、部级、18次局、区级荣誉称号,被选为区人大 代表。 

陈铭一案既是一桩严重的经济犯罪案件,又是一个典型的“黄昏”悲剧。他在退休前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贪污、挪用公款,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共作案14起, 贪污挪用公款574.6万元。1993年8月,中央纪委召开二次全会,各级党委、纪委将反腐败作为重点三令五申, 陈铭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从1993年8月至 1994年4月,他又作案6起,贪污挪用公款188.6万元。  

一、陈铭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  

1.一个在特殊企业中滋生起来的罪犯

动力公司是担负着为酒仙桥地区和东郊使馆区供气、供暖、供电任务的大型动力骨干企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市里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及财政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企业的特殊性 使陈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能量,工作容易得到上级的支持,也容易出成果,从而形成了陈铭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思想意识。其次,动力公司的特殊性要求必须绝对保证安全生产,不能发生任何问题,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管理者要有绝对权威。它一方面培养形成了企业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也滋长了陈铭独断专行的霸道作风。其三,由于动力公司的重要性,每年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财政政策补贴或专项技术改造贷款,陈铭正是利用企业的这一特殊条件贪污挪用巨额公款的。 

2.胆大妄为,作案手段恶劣,犯罪数额巨大 

陈铭目无法纪,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多次作案,其作案手段十分恶劣。他贪污挪用公款的基本手法是采取假票平帐、重复报帐、截留货款、核销资金,几乎不加任何形式的犯罪遮掩,且贪污挪用公款的金额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从1992年10月至1994的4月,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陈铭共作案14起,贪污挪用公款高达574.6万元,其中仅1992年12月就做案4起,犯罪数额达134万元。他第一次作案就挪用公款100万元,最少的一笔也多达17万元,胆子之大,数额之多,实属罕见。 

3.猖狂顶风作案 

自1992年8月中纪委召开二次全会以来,各级党委、纪委都将反腐败作为工作重点而三令五申,但反腐败的风暴并未使陈铭的犯罪活动有所收敛。他顶风作案,继续无所顾忌地贪污挪用公款。从1993年8月至994年4月又连续作案6起,贪污挪用公款188.6万元。 

4.典型的窝案、串案 

陈铭一案共涉及15人,其中9人受到刑事处理,4人负案在逃,正是拔出“萝卜”带出了一堆“泥”。这当中,既有家属为虎作伥直接参与犯罪,也有财务部门管理人员助纣为虐与其共同犯罪,还有一帮人推波助澜为其具体谋划实施。例如,陈铭挪用公款100万元搞期货营利和挪用75万元在河北省黄骅市购置房产等犯罪行为,就是由同案犯张丽君和李斌华等人为其运做的;贪污40万元公款办个体公司,则是由刘爱华及其妹、弟三人进行的。 

5.光环掩盖下的犯罪活动 

陈铭是一个头顶多项桂冠的“能人”。他将众多的荣誉视为政治资本,利用光环效应掩盖其经济犯罪行为,避开人们的怀疑和注意。一方面,他在表面上制造了大量假相,例如把自己11000元承包兑现奖金送给厂幼儿园等,骗取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在黑幕中进行一桩桩罪恶勾当,使人一时难以察觉。 $$分页$$

二、陈铭沦为经济罪犯的原因 

陈铭未能经受住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和新形势下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生活方式的侵袭腐蚀,在即将退休之年,从一名全国劳模、优秀企业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蜕化堕落为腐败分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放弃世界观的改造,是陈铭堕落的根本原因 

纵观陈铭的历史,他确曾为党和人民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取得过突出的成绩。那时,他事业心强,工作努力,要求自己比较严格,也比较谦虚谨慎。但随着成绩的取得和职务地位的变化,他的世界观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在任职的后期,不读书、不看报,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和上级召开的厂长书记会议,成为一个不受党组织监督约束的特殊人物。他不再相信共产主义,也不愿意为之奋斗,公然散布什么“共产主义在地球爆炸前不可能实现”。他惴惴于个人命运和后路,曾多次找老道算命测算今生来世。他老子天下第一,狂妄自大地自我标榜要当副市长,甚至在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公开蔑视国家文件,辱骂和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政治信念的动摇,必然导致思想道德防线的全面崩溃。他生活奢糜,私自动用25万元公款,秘密包租了某四星级饭店的豪华房间长达两年之久,进行权色、权钱交易。案发后,在他的办公室里搜查出大量变了质的人参、鹿茸等高级滋补品及供其淫乐用的性药品。 

陈铭从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开始,一步步向资产阶级世界观蜕变,终于全线瓦解,走上了犯罪道路。陈铭在临近退休的时候,不是提醒自己如何保持好晚节,而是考虑如何争取在退休前利用权力狠狠地大捞一把,为退休后能继续保持腐化生活和为子女的前途铺好道路,因而迫不及待地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数额最大的一笔竟高达100多万元,最少的一笔也多达17万元,有时一个月内就作案4起。他不但自己捞,而且还给两个儿子捞了110万元,走上了父子共同犯罪之路。他贪得无厌,连动力公司给职工谋福利的机会也不肯放过,采取给职工买黄鱼加价的办法,攫取了21万元。 

2.不能正确对待荣誉,必然被荣誉所累 

陈铭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曾经作出过较大的贡献,为此,党和人民给了他很多很高的荣誉。在获得荣誉的初期,他尚能谦虚谨慎,曲躬自省,认为“成绩是大家的,荣誉是集体的”。随着荣誉的增多,尤其是在获得全国劳模称号后,他开始自我陶醉起来,逐渐忘记了荣誉是怎么来的,荣誉是谁给的,荣誉代表和说明了什么等这些需要常常深思才能保持头脑清醒的根本问题。他不能正确对待 业绩和荣誉,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竟大言不惭地说:“75l厂的钱是我挣的,我都糟了它又怎么样?”业绩和荣誉的包袱越背越重。在公司里,他一手遮天,大搞家长制, 一言堂,骄横狂妄,我行我素;他不要纪律,不受约束,蔑视监督,既不把党纪国法放在心上,也不把各级组织看在眼里,成了一个说不得、碰不得的特殊人物。 

3.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必然被“权力”所害 

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一想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权力是代表谁的,怎样才能为群众用好手中的权力而不是以权谋私,这是当好人民公仆的起码要求。陈铭世界观的改变导致了权力观的改变。他认为,几十年来,自己辛苦不少,贡献不小,得到的只是政治荣誉,物质上却得到的不多,感到实在是太亏”了,产生了心里失衡。退休之前,为得到补偿,他要利用手中的权力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自己大捞一把,于是利用职权无所顾忌地干起了贪污挪用公款的罪恶勾当,使他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以至不能自拔。 

4.监督约束不力,导致陈铭胆大妄为 

陈铭任职的后期,基本上不参加党组织生活和上级召开的会议,对他这种长期目无组织纪律和自视特殊的行为,各级党组织从未对其进行过严肃的批评。动力公司三年时间没有召开职代会,有关部门也未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动力公司作为大型骨干企业,其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竟被陈铭一点点削弱的干干净净,上级主管部门也未能及时督察纠正,致使陈铭在一年半内作案14起也未能及时发现。尤其是他兼任了党委书记以后,党政职务集于一身,人财物一支笔,更增加了对其监督约束的难度,造成了权力的失控和滥用。如在干部的使用上,他搞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句话可以决定干部的升降和去留;在中纪委明令规定的“三重一大”等许多重大事项上,陈铭既不向上级请示报告,也不上党委会、厂务会研究,即使开会也是他一锤定音,别人不能说个“不”字;动力公司虽然制定了291页的各种规章制度,但根本约束不了他,成了制度墙上挂,全凭陈铭一句话。正是这种长期的、 多方面的对其教育、管理、监督、约束的消弱和失控,使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凌驾于企业党政组织之上,不受上级 领导的特殊人物,他“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恣意滥用手中的权力。而权力一旦被滥用,必然产生腐败,陈铭就是这样步人了犯罪的深渊。 

5.查处不及时,给陈铭造成了继续作案的机会 

1993年是陈铭犯罪的高峰时期。这期间,电子办党委、纪委相继接到上级批转及直接收到动力公司干部职工举报陈铭经济问题的多封信件。这些举报信提供的线索明确而且重大,如果此时对陈铭采取果断的措施,便可阻止他继续犯罪和渎职。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及时采取上述措施,错失了查处陈铭问题的良机,致使陈铭在以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作案6起,贪污、挪用公款188.6万元,因渎职损失872万元,使动力公司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6.“侥幸”心理作祟,使陈铭作茧自缚 

1993年8月,中央纪委召开了二次全会,部署了全国的反腐败工作,在反腐败的紧锣密鼓中,陈铭的经济犯罪活动并未有丝毫收敛。他为何顶风而上,继续作案?“侥幸”心理无疑在作祟。一是陈铭自认为贪污、挪用公款只有其亲信何福生知道,只要何不说谁也不会知道,未必会撞到枪口上。二是陈铭贪污、挪用公款,他从不亲自动手,均唆使何福生办理,即使犯了事,便可有抵赖的余地。 三是陈铭在市里是个有影响的模范人物,如果出了差错, 自会有人疏通说情。直到“死神”降临前,陈铭才明白“侥幸”心理行不通,其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 

7,改革开放的负面效应是诱发陈铭经济犯罪的社会根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如同打开了窗户,既进来了新鲜空气和明媚的阳光,也飞进了苍蝇和蚊子。象陈铭这样放松了世界观改造的干部,在这种负效应的影响下,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致使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思想上受到了污染和侵蚀。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顶风违纪、违法和犯罪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惩处,也使陈铭感到有隙可乘,有缝可钻。党内少数腐败分子一夜之间成为暴富更令他羡慕不已,他们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糜烂生活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 他觉得大半辈子都白干了,于是再也不甘清贫,一种“你捞我也捞,不捞白不捞,此时不捞何时捞”的扭曲心理驱使他走上了自绝于人民的犯罪道路。

三、陈铭经济犯罪案的教训 

陈铭从一个优秀干部蜕变成腐败分子,其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从中认真地、全面地总结教训,更好地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对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指示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广大干部教育好、管理好、监督好,使他们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1.要始终把领导干部马列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放在首位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其拒腐防变的能力,是各级党组织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始终放在首位,全力抓好。在教育中,要把党政一把手特别是行政一把手、掌握重要实权的领导干部和临近退休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把党纪条规和廉洁自律作为重要内容。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及违纪苗头及时给予批评和提醒,使他们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以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为重点,全面强化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行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必须在提高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对干部的届中考察民主评议、定期考核、离任审计等重要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坚决消灭空白单位和特殊人物。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重申和建立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实施办法》认真落到实处,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重要党规党法落到实处。 

加强监督制约机制,重点是强化权力制约,避免权力高度集中。对权力集中的领导干部要逐步分解其权力,大中型企业的党政一把手原则上要分设。要选用政治思想素质高又懂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干部担任党委书记,保证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要坚持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减少领导干部在一个单位任职过长产生的种种弊端。 

3.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企业经过这些年的改革,管理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领导体制上讲,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监督机构以及党群组织等相互关系如何理顺都还在探索之中, 职能交错,职能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解决不好将会弱化党的领导和民主监督。因此,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通知》,按通知精神理顺领导体制,明确职责和权力,建立完整、有序、有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大力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把企业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制度和程序 

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的失职、渎职和投资决策中的以权谋私,是国有资产流失的典型形态,也是企业法定代表人犯罪的典型形态。陈铭犯罪事实说明,核心问题是把住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关,坚持在投资决策中贯彻民主化、科 学化、制度化原则。当前,靠制度保证决策的正确和资产增值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5.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及时惩处违法违纪者 

查办案件要做到及时坚决,对违法违纪严重,情节恶劣者要从严处理,决不能手软。对政绩突出和获得较高荣誉的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苗头,更要及时查处纠正,不迁 就、不护短。各级纪委都要把查处案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既不能挂一漏十,也不要查一阵子,松一阵子。陈铭从一名全国劳模走上犯罪道路,其教训令人振聋发聩。它告诫人们:各级领导干部,无论过去有着多么坚定的信念和辉煌的业绩,都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自觉地抵制权、色、钱的诱惑,建立起牢固的法纪和道德防线,恪守自律,位为民正;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欲为民节,情为民系,一如继往地保持旺盛的斗志和不懈的追求,“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戒松戒空,从严以终”。“但得苍生俱饱暖,不辞赢病卧斜阳”,唯独如此,才不会发生象陈铭自败终节的悲剧。